作者:H晗小晗 H人间事务所

Part 1

真抠但不穷

某瓣的“抠门男性联合会”、“抠门女性联合会”超过几十万用户分享日常生活的省钱经验;

“丧心病狂攒钱”小组,大家都在比这个月、这一年攒了多少钱。

年轻人的抠门是对经济压力的回应,也是对社会大环境变化的适应。大家纷纷选择了更为理性的消费观,更注重性价比。

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奢华,更关注产品的实际价值和自己的实际需求。

这届年轻人用行动表达了:老消费主义的当,我们是不上了。

Part 2

该省省该花花

年轻人谁比谁更会省,你背帆布包,我拎外卖口袋,谁也看不出来我是不是要下班了。

大家不再聊“剁手”和“买买买”,而是互相分享有什么优惠券、折扣;

我的极简群里,大家都说不囤货了,随用随买,反正很方便;买化妆品先试小样,试好了再买,主打一个不浪费。

年轻人的抠门,不是单纯的抠。

这届年轻人在某些方面很清醒,但不代表站在消费的对立面。他们愿意为自己认可的价值付钱。

在某些方面一毛不拔,但另一方面对真正喜欢的东西,绝不手软。

花一个月工资买下一套限量版手办;

花几千块钱请私教健身,买运动装备;

花钱买连续包年的会员和在线课;

年轻人的逻辑很简单:该省省,该花花,但必须得值!

Part 3

反消费主义

面对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洗脑,这届年轻人练成了免疫体质。

《极简主义》《断舍离》看了;

《金钱与我》《无节制消费的元凶》看了;

《我的家空无一物》看了;

这届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往日对大牌的迷恋。

想洗脑?

——我们才不会为面子买单。

想煽情?

——看看就行了,不买不买。

“你不买就亏了!”

——不买立省100%。

不盲目购买昂贵的物质商品,大牌韭菜谁爱当谁当,大牌可以有,不是大牌也行,买东西的时候,这届年轻人比起面子来,更注重品质和性价比。

Part 4

从物质到情绪

从前消费是为了拥有物品——

买得多就是厉害,买的贵就是有本事,大牌包就是有身份,可这种单纯的物质占有并不能买来长久的幸福感。

这届年轻人们换了玩法:

买体验,买意义,买开心。

一杯9块9,不是非得花这个钱,而是在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小确幸。

一场短途旅行,不是不出去不行,而是要暂时摆脱内卷工作的压力,去除日常的班味儿;  

一次线下的演唱会,守着闹表也要抢票,满足多年自己的热爱和满满的情绪价值。

消费的关键词,从“拥有”换成“感受”。

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拥有,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,更愿意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快乐买单,而不是虚无的社会标签,那些标签,爱谁要谁要,反正我们不要。 

那些真正带来愉悦、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,才能把钱从年轻人的口袋里掏出来。

Part 5

爱因斯坦的脑子

这届年轻人在消费主义方面,越来越清醒,越来越理性。

省钱=幸福

为热爱买单=我愿意 

在消费面前不盲目,不随波逐流,会问自己:  

- 什么是值得的,什么是可有可无的;  

- 为了谁买单,最终我要为了自己开心买单。  

别用传统的眼光看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观,你肯定看不明白,咱们这届年轻人在消费主义上有属于自己的路。